top of page

塔羅占卜的八大迷思—上

  • Writer: Izusa 以舒莎
    Izusa 以舒莎
  • Nov 17, 2021
  • 3 min read

Updated: Mar 4, 2022

我們來談談,關於塔羅占卜的幾個迷思。



一、「我什麼都不用說,占卜師自己看牌就要知道所有事啊」


醫師看診,都需要問診。不是病人一坐在醫生面前,醫生用個聽診器,就有辦法開藥給他;醫生也需要詢問病人的各種症狀、最近生活的情況,才能做出精確的診斷。


占卜師也是,如果你要我直接抽牌解牌,我也能辦到;但是如果你希望我看牌看得更精準、更深入、給予更完整的解析和建議,那麼,就請和我一起合作。


我在聽你描述的時候,也能讓你透過敘說,得到情緒的抒發和宣洩。再者,我也能協助整理邏輯——有時人身陷難題之中,思緒會打結,我可以協助梳整。有時光是透過敘說的梳整,就已經得到一些答案了。


二、「所有的預測結果都要發生,才叫做準(應該說,才叫這個占卜師很厲害)」


塔羅占卜的目的是「趨吉避凶」,所以「所有預測結果都要應驗」,本來就不該是我們在追求的事呀。


占卜的結果好,當然希望它發生;但如果占卜的結果不好,那追求的就應該是避免它發生——那麼,不讓它發生,不是才比較厲害嗎?


所以,如果占卜者一直強調,占卜的結果100%都會發生,這不是在告訴別人,他無法做到趨吉避凶嗎?


如果我們的未來都是定數、沒有變數,那我們做任何努力,還有什麼意義嗎?人生、活著和存在的意義,又在哪裡呢?


三、「多找幾個老師占卜,比較有保障」


占卜有「一事不二占」的原則,如果短期內針對同一個問題一直重覆占卜,會造成認知的混亂。


不同的占卜者,有人準、有人不準;每個人的價值觀和視角都不一樣,給出的建議也會有所不同。且問卜人得到了訊息,會產生後續想法及做法上的調整改變,重新再卜,得到的結果可能就有所不同。但問卜者並不清楚這些原理,就會形成認知上的混亂。


占卜師的立場,無法要求大家,不再去找其他人占卜同一個問題,這是每個人的自由。但至少身為卜師,我自己會持守這個原則。


四、「任何問題都可以占卜」


其實並不是所有問題,都適合占卜,以下舉一些不適合的例子:


👉 有些小事,請自己決定就好:

「等下我要不要吃晚餐?」


👉 請不要找我占卜,會傷害他人的事:

「我怎樣可以小三成功上位?」

「我怎樣才能讓他跟老婆離婚?」

「我怎樣可以害慘某人?」

「我該不該墮胎?」

→ 倫理議題;且占下去的話,我會背負業力和靈擾


👉 時程太遠的問題,時間愈長,變數就會愈多:

「我買這間房子,10年後會賺多少?」

「我退休後過得好不好?」(還有20年)


👉 名額制考試,特別大型的考試,每名考生身上都攜帶變數,因而變數太多:

「我國考會不會上?」(收固定名額的)

→ 放榜前問較準,變數都跑完了


👉 明天就要考試/面試了,占出來結果不好,就不去了嗎:

「我明天會不會考上/應徵上?」


👉 不適合使用塔羅牌占卜操作系統,來呈現答案:

「我老公被抓走了,他人在哪,地址?」

「我的貓不見了,牠貓在哪,地址?」

「威力彩頭獎幾號?」


👉 能占,但若後續處理不當,占卜師無法負責過於嚴重之後果:

「我會不會得到Covid-19?」

「選哪個醫生整型/開刀比較好?」

→ 簽知後同意書後方進行占卜


👉 請不要逆向占卜(以命卜算命卜):

「那個靈媒講的準不準啊?」

「某某占卜師準嗎?是不是想害我?」

→ 我很敬重同行,不要這樣 ^^"

「我被宮廟抓乩,我該去當乩身嗎?」

→ 占下去,我可能會被對方背後的靈報復,會出事


以上絕大多數,都是我親身被問過的問題,誠實列出,給大家參考。

文章為原創,智慧財產權屬Izusa,請勿盜用。

 

コメント


© 舒塔羅 Izusa的療癒小舖
bottom of page